• 中科恒升

    ZhongKe Hengsheng

新闻详情

“双碳”目标不能因内外部形势变化而后退
2021-12-22 16:56:49

 “双碳”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今年“双碳”再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两年时间,“双碳”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各类文件之中。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5月26日,在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双碳’之策:‘双碳’之下政府与企业的绿色转型”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以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刘世锦谈到近期经济形势时表示,虽然近期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量,但“双碳”目标不能因为内外部形势的变化而放松、后退。

  实现“双碳”目标,要重视和加强打基础、利长远的体制机制建设

  近期,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量。从内部看,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从外部看,俄乌冲突之下,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攀升,特别是全球油价飙升。“在这个时候,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那么,‘双碳’目标还要不要坚持?我认为肯定还是要坚持、要重视,不能因为内外部形势的变化而放松、后退。”刘世锦说,除了要关注短期的形势变化对“双碳”目标的影响,当前更重要的是,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工作。

  对此,他建议,要尽快形成“减碳、降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刘世锦指出,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有潜力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增速。在“十四五”期间,中国还是有必要、也有可能保证经济实现5%以上的增速。“所以,中国进行绿色转型,减碳、降污、扩绿、增长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不能偏废,都要抓,都要硬。”

  刘世锦还表示,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不会弱化或者不利于减碳,要把这四方面的优势很好地协同运转起来。

  如何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刘世锦建议,首先,把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并且在各地政府的五年规划、年度任务和日常工作中加以明确和体现。通过这个方式,强调减碳不能单打一,要协同推进,不能搞运动式减碳要立足长远、久久为功,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的转变。

  第二,完善四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和协同效应。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提出各自有科学依据的度量指标,同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促进降碳与减污,降碳与增绿,绿色技术创新与降碳、减污、增长等之间的协同效应。近期应尽快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重点是在统计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把工作做实做细,尽快形成实施条件。

  第三,及时纠正不利于形成四位一体协同机制的政策和做法。刘世锦指出,有的地方在减污降碳过程中,不论是否采用绿色技术,是否达到绿色标准,对高耗能或高碳行业实行一刀切限制,其结果是减少供给,推高价格,同时也伤害了企业推动绿色转型的积极性。建议对高碳行业实行“放开、稳住、限制”相结合的区别化政策,也就是放开绿色生产、投资、技术创新和推广的空间;稳住对经济社会安全和平稳运行直接相关、短期内难以被替代的环节;有序限制其他非绿色生产、投资并加快实现绿色转型。

  此外,前瞻性制定受冲击领域的风险防控与产业就业转型规划和政策。煤炭、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传统能源和高耗能产业为主的区域,将面临主体性产业替换的冲击,并引起高碳资产价值下跌和重估,进而影响区域性金融稳定。建议有关部门和地区要趁着日子好过的时候未雨绸缪,对金融风险防控、接续产业培育、员工退出安置和再就业培训等抓紧制定前瞻性、针对性强的规划方案和政策措施。

  葛红林

  减排不是减高耗能产业,而是促进高耗能产业低碳健康发展

  当前,高耗能产业已经成为“双碳”目标的社会焦点,一方面,高耗能产业是耗能大户,即使按照当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一时还改变不了它的高耗能特征,除非发生颠覆性的工艺路线革命。另一方面,高耗能产业又是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的产业,虽然钢铁、铜铝、硅等冶炼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15%以上,但是,不仅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钢铝,而且新一代绿色新能源和电子芯片等都离不开铜镍硅钴等有色金属。

  对此,葛红林指出,从前一阶段“双碳”工作来看,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间断性地造成了高耗能产品价格突涨,甚至是供不应求,严重影响了下游制造业的正常运转。“可见当前的问题是,如何统筹实现高耗能产业降碳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双目标,我们要吃一堑长一智,要进一步科学和理性地认识高耗能产业,特别是涉及囯计民生的高耗能产业的重要性,减排不是减掉高耗能产业,而是要促进高耗能产业走低碳发展道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葛红林建议,要加快高耗能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在总量控制下的再优化、再调整、再布局。就高耗能产业来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般来说,国家项目的投资往往还是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作了优化选择。比如,宝钢选择建在上海,就是考虑了上海的沿海便利、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高耗能产业投资建设的区域竞争,在土地、环保和财政等地方优惠政策的吸收下,一些区域上了一批不该上的项目,造成了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的严重产能过剩,形成了调整难、搬迁难的尴尬局面。比如,河北省的钢铁产量、山东省的电解铝产量超过世界任何一国。

  “举上面例子,千万不要误认为是赞扬计划经济,却可以认为是要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要吃一堑长一智,要针对高耗能产业的特殊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紧平衡发展之路。”葛红林说,当前,要加大对高耗能产业布局的研究、规划和管控,要加快在总量调控下的再优化、再调整、再布局,加快实现先进产能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加快将项目配置在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的地区,提高清洁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葛红林称,一段时间以来,出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一些高耗能项目的审批权被下放给了地方政府,但遗憾地出现了审批不严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犯“事前不防范,事中不监管,事后怪地方”的错误了。

  葛红林表示,对高耗能产业来说,各级地方政府要清醒分析各自的发展现状,作用地位,以及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要防止急于求成的降碳思想,也要防止形式主义的降碳。“要切实尊重行业企业的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帮助企业制定分步降碳的实施方案,并给予相应的软硬件条件支持。毕竟,企业要真正达到低碳绿色发展不仅需要追加投入,而且也需要时间,要求也应逐步的、阶段性的,相应的政策也应是有梯度的,渐变的、逐渐收紧的。”葛红林说。

  宋 鑫

  央企在“双碳”实践中承担示范带头作用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中和也不再仅仅是温室气体减排事务,而是各国之间技术和经济竞争的高地。

  宋鑫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涵盖能源、经济、社会、气候、环境等众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是一项长期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到区域、地方,再到行业、企业乃至个人参与其中,协同发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企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主体,中央企业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他们在社会责任中的行动备受关注。宋鑫认为,中央企业在“双碳”实践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示范带头作用。

  在2021年5月26日召开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同年11月末,国务院国资委编制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央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中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力争碳排放率先达峰;到2060年,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有力推动国家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据了解,指导意见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等5个方面,对中央企业做好“双碳”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以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节能作为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经过近40年深耕发展,现已成长为我国节能环保领域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节能环保产业集团。”宋鑫表示,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中国节能坚决响应国家战略部署,自觉将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转化为企业行动,以充分发挥央企的引领作用。

  据了解,为加快形成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能力,2021年10月20日,中国节能发布实施《中国节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构建了“1+3+3”的“双碳”战略——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碳达峰碳中和解决方案服务商为宗旨。

  “我们预计分三步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力争到2028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争取到2040年左右实现运营碳中和,力争到2050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并力争到2060年消除化石燃料碳排放。”宋鑫指出,同时,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自身减排三方面作出具体工作部署,旨在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业务布局,持续迭代创新涉碳技术产品服务方案,积极引领中低排放型企业“双碳”行动。

  实现“双碳”目标要重视建筑节能

  自从2020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我国“双碳”发展按下快进键。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正推动着我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

  “双碳”目标之下,企业该如何转型?5月26日,在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双碳’之策”分论坛上,国务院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远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设计研究院院长王炜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在他们看来,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首先要重视建筑节能,与此同时建筑节能改造也可拉动GDP,且能刺激就业。

  建筑节能改造可拉动GDP,还能刺激就业

  建筑业是耗能大户和碳排放大户,中国的“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建筑业的绿色转型。如何看待“双碳”目标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张跃指出,如果说减碳有一个轻重缓急的排序的话,建筑节能是第一件大事。“从全球来看,建筑的碳排放量占据整个碳排放总量的大概50%。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建筑的碳排放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数量。其中,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包括使用钢材、水泥、各种装修材料等各个环节在内,建造的碳排放量占据中国碳排放量的17%到20%,建筑运行能耗大约占30%。因此,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首先要重视建筑节能。”

  王炜也指出,建筑行业本身碳排放量已经占到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可以说是第一大户。现在我国整个建筑盈利依然体现三个特点,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

  “面对挑战,建筑行业需要做三方面的改变。第一是建造方式的改变,国家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这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建造方式。第二是改变生产模式,推动建筑企业向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形成一体化全产业链的工作模式。第三是改变现在的开发模式,让建筑企业和开发商更加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和碳排放。”王炜表示。

  在张跃和常纪文看来,建筑业的绿色转型也会给中国经济注入增长的动力。其中,张跃指出,我国既有建筑600亿平方米,老旧建筑有300亿平方米,改造越早,“双碳”实现的时间越早。所以,老旧建筑改造应该作为一个强制性标准,路径上建议从北往南,通过这个方式也可以拉动国内的经济和就业。

  常纪文指出,建筑节能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包括城镇改善型住宅、老旧建筑改造升级以及农村建筑的升级换代。“建筑节能改造可拉动的GDP空间非常巨大,建筑节能改造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会刺激就业。我们的技术工人未来还可以走出国门,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并且形成我国的产业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建筑节能的前景广阔,但张跃和王炜都谈到一个现实问题:好的节能材料技术当前还很难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对此,常纪文表示,从近一年多发布的“双碳”文件看,未来一定会推广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国有企业建筑等,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都不通过。“这些政策法规又将创造更多新的需求,具有优势技术的企业,发挥作用的时代正在到来。”他说道。

  解决质量、价格、便利化问题,装配式建筑会更普及

  针对建筑业低碳转型,目前看,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业界普遍认可装配式建筑在减碳方面发挥的作用,这一领域的前景也很广阔。

  王炜表示,建筑业不光需要集约化,还应该是产品化的思路,把建筑做成完整的产品交付给使用方,并不是像现在的离散模式。目前疫情对于建筑业造成冲击,按照原来传统的离散性方式,一个工地按照订单去采购、去生产、去运输,会使整个施工建造的周期大大拉长,造成过程中的人员、材料和时间的损耗。

  而集约化,通过集成到产品,提供给业主多样化组合方式,不光是标准化,同时还能实现多样化,通过这种资源的集约、设计的集约,规模化效应也能解决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问题。“我一直不认为装配式建筑或者工业化建筑成本应该高于传统建筑,这是错误的,它应该提供更高的产品性能和更优的产品质量。”王炜称。

  在张跃看来,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之间的区别非常大,此装配非彼装配,比方说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几乎完全不一样。建筑一定要产品化,应该像T型车一样在工厂里面制造,就是标准的几种规格,建筑可以大小、高矮不同,但是建筑的每一个模块应该是标准化、产品化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把最高品质、最节能的建筑同时做成最便宜的建筑。

  “按照传统建造方式,建筑产业的链条很长,包括设计、材料供应、施工、装修等多个环节。这种长产业链、量体裁衣式的手工业化模式本身就是错误的,会产生巨大的能耗和现在我们看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建筑应该是集约化的——从技术研发、供应链、制造、安装等等一系列过程,都应该集约化或者说工厂化,现在普遍叫装配式,我认为叫装配式有点含糊,最好的叫法是工厂化。”张跃说。

  除了政策支持,企业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常纪文指出,一是要高质量,在装配式建筑大面积推广后,不排除会出现一些鱼龙混杂的情况,行业会优胜劣汰,所以必须强调质量和标准;二是价格,至少不能高于现有建筑,量产后价格就会降下来,这需要国家大力的支持引导;三是要便利化,包括运输、管理等环节的便利化。

  常纪文强调,要让消费者接受,更重要的是专业化,有了专业化的设计、施工,产业化才能实现。除了提供标准化产品,还可以为客户定做。

  “质量、价格、便利化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相信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十年会越来越普遍。”常纪文进一步称,企业看准了方向就应该迈一大步,有一些事情最忌讳的是迈半步。